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表示,近日除了鴻海與旗下的夏普開始討論在印度設立液晶面板工廠的計畫之外,兩者日前又宣佈了在中國廣東省建設全球最大規模工廠的計劃。甚至,還傳出正在探討在美國進行當地設廠生産液晶電視的計劃。面對多管齊下的投資,鴻海與夏普是希望採取在靠近大型消費市場設置面板工廠的方式,搶攻液晶電視市場,以為鴻海及夏普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報導中指出,對於鴻海與夏普計劃在世界各大型消費市場設立面板工廠的想法,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最近在公司內就曾經表示,未來的液晶電視都將是 60 吋以上的大尺寸電視。因此,透過規劃中在各地建設易於生產 60 吋面板的巨大工廠,並在附近組裝成電視後,可以就近低價供貨。
目前,鴻海和夏普共同出資的日本大阪堺工廠(SDP),未來將做為主要推動建設各地面板工廠的主體。2016 年底,該公司宣佈攜手廣州政府,投入約 1 兆日圓在當地建立新工廠,力爭 2018 年在秋季啟動生產。對此,堺工廠認為,如果把在廣州積累的包括提高生產效率等的經驗,未來應用於其他地區,就能在各地順利建立新工廠。此外,在印度和美國建設新工廠的計畫上,堺工廠也已經已通知日本國內的面板製造設備企業等合作夥伴,未來將提供全力的支援。
在液晶面板領域,除了堺工廠,夏普在三重縣龜山市還擁有生產工廠。事實上,由於代工的美國蘋果產品銷售低迷,加上鴻海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進行大量生產模式,也因人工費暴漲,讓獲利越來越困難,造成 2016 年鴻海出現了自 1991 年上市以來首度收入減少。因此,鴻海希望最大限度利用收購夏普後所獲得的液晶面板技術,將其培育為核心業務。鴻海認為,未來印度數位家電市場將會持續成長,加上夏普知在當地的名度較低,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
至於,評估在美國設立面板工廠的計畫,則是鴻海在很大程度上,呼應美國新總統川普「製造業回歸美國」的政策。因為,畢竟美國的薪資較高之外,還要加上大量運送亞洲生產零組件的成本。因此,預計鴻海還將審慎評估在多大程度上回應川普的一系列發言。
不過,隨著同時建立多家海外工廠,鴻海從堺工廠和夏普所派遣的技術人員有可能出現缺少情況。而且,中國大陸本土的液晶面板企業也正相繼建設新工廠,未來市場可能陷入供給過剩的窘境。面對這些不確定性,未來是否能否確保收益,這一點也是市場人士所擔憂的重點。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