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面板、半導體缺貨爆訂單!全球掀搶貨潮,誰是台股真贏家?

2020/11/07


8 月 24 日,美國知名的《消費者報導》雜誌(Consumer Reports)刊出了一篇有趣的報導,標題是「如何在大缺貨潮中,搶到一台筆電」。一向年年降價,被視為成熟產品的筆記型電腦,現在卻是美國家長瘋狂搶購的商品。

8 月底正是美國放完暑假「Back to school」返校銷售旺季,因為疫情,許多學生必須在家上課,家長卻根本買不到學生用的電腦,「大部分產品根本就買不到,就算能訂,也要 2 到 3 個月才會送到。」文章如此形容。

買不到!電腦相關產品嚴重缺貨

「印表機、麥克風、路由器、網路攝影機、電腦螢幕,這些都缺。」《消費者報導》文章中寫道,現在不管是遊戲機、電視,還是筆電,每個人都想買,但要買到這些東西,就像黑色星期五消費旺季一樣困難;現在,連電競椅都成了熱賣商品。

10 月 24 日,《財訊》記者連上美國亞馬遜查詢,宏碁 15.6 吋的 Chromebook,要等到 11 月 17 日才有現貨;同樣在亞馬遜網站上,華碩的 Chromebook 不是缺貨就是庫存只剩個位數,情況依舊嚴重。

電子產品缺貨潮,像蝴蝶效應一樣,跨越太平洋,影響在台灣的電子產品產業鏈。一場因疫情激發出來的消費潮正在爆發,許多台灣老牌高科技公司,上半年擔心業績慘兮兮,下半年卻是擔心業績做不完。影響之大,讓台灣下半年出口極為強勁,台幣匯率居高不下。

 

▲ 疫情讓遠距工作成為全球流行, 影響既深且廣。(Source:pixabay

這股熱潮還沒結束,今年 10 月起,產業界最熱門的關鍵字叫「漲價」,因為嚴重缺貨,早已讓供應鏈大亂,從筆電開始,到相關的半導體供應鏈,誰能成功漲價,不只今年大賺,2021 年毛利跟股價都有機會挑戰新高。

湧急單!廠商下半年來不及趕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波缺的都是相對成熟的電子產品。「以前的需求量如果是 100,現在要的數量就是 200,但我們拿到的零件只能增加到 130。」一位筆電廠採購人員觀察,原本筆電廠商在當地都有一個月的庫存,「在海上漂的(指貨櫃),還有 1 個月」,1 個月的庫存在代工廠,現在筆電庫存幾乎用完,就連代工廠的成品也只夠不到一個星期的訂單量。

一位採購人員分析,會出現這麼嚴重的缺貨,是因為年初疫情發生之後,讓整個供應鏈呈現「斷鏈」的狀態。第一波衝擊來自封城,他觀察,今年初原本供應鏈預期需求大減,上半年對供應鏈下的訂單並不多,當下半年急單湧入後,像晶片等半導體產品,生產週期長,不可能馬上大量供貨。

其次,復工的過程也是困難重重。在中國,一家廠商要復工,有多少員工能回來上班,需要官方審批,「走了 400 個員工,可能只回來 200 個」;而怎麼讓員工回到廠區,也是問題,「跨省交通被阻斷,火車也不通」,最後的解決方法是用巴士把員工載到兩省交界,員工下車走過省界,再換乘另一部巴士回廠,「到工廠還要再隔離 14 天」。

 

在這種情況下遇到急單,問題更加複雜。她舉例,現在要找零組件廠加訂單,對方還要看供應商能不能超額供應,有沒有多餘的設備機台、人力可不可能加工;少一兩個要素,都不可能供貨。

但是由於疫情,光是讓貨物通關,速度就比過去慢,物流也大受影響,「原本中國到台灣的船運,一個星期可以到,現在要 4 個星期」。改走空運?「貨機也因為航班大減,班次大幅減少」,加大供貨,物流是很大的考驗。

漲價潮!全球都搶台灣半導體產能

《財訊》採訪得知,目前缺貨的重災區,集中在半導體領域。一位採購人員透露,像是一些國外大廠生產的電源控制 IC,交貨期已拉長到 26 週,甚至 34 週,要等到 2021 年上半年才有貨。

10 月初,美國政府對中芯實施制裁,再一次擾動供應鏈。一位半導體公司高層觀察,中芯是全球第四大 8 吋晶圓產能的擁有者,「中芯今年的資本支出是去年營業額的兩倍,遠高於業界資本支出占營收兩到五成的水準,讓美國政府懷疑中芯就是由中國政府支持。」

 

在中芯投片風險大增,美商晶片大廠因此跑來台灣搶晶圓產能;業界傳出,美國高通就向台積電要多增加 2 萬多片產能。「現在不只 8 吋滿,12 吋也很滿」,一位半導體廠高層透露,「跟誰講都沒有產能」。

盤點發現,從台灣半導體供應鏈開始,正出現一波漲價潮,向外擴大,包括面板、筆電,甚至電池包都可能因此漲價。「第四季開始,部分 8 吋晶圓代工廠商已經開始漲價」,Trendforce 半導體研究處分析師喬安觀察。

目前,晶圓廠和封測廠是有次序的調價,「以前有大單,就會有 Rebate(打折),現在都沒有了。」封測產業人士透露,「難做的單,低毛利的單,就不做或晚點做。」但最緊缺的打線製程(Wired bonding),需求缺口極大,供應鏈傳出,2021 年 1 月 1 日開始,打線封裝製程將漲價,漲幅達兩到三成。

 

▲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左 2)10 月底公開表示,筆電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況目前並沒有改變。

再往下盤點,「現在最缺的 IC,是電源控制或電源管理 IC」,業界人士透露,過去,這是一顆價格台幣零點零零元計算的零組件,也是晶圓廠比較沒有興趣做的低毛利產品。此外,各式驅動 IC 大缺貨、USB 控制 IC,甚至連鍵盤用的控制 IC 目前都缺貨,少了這些零組件,筆電和螢幕都無法出貨。

大翻身!面板產業終於走出苦日子

「明年到底要怎麼漲?」《財訊》記者採訪一位晶圓代工廠高層,他只表示:「我們也在看,這一波是景氣循環,還是結構性造成的缺貨。」他解釋,由於毛利率太低,他不認為會有人大幅擴張產能,「現在一座 0.18 以下的微米製程 5 萬片的 8 吋廠,要投資 20 億美元,折舊分 6 年攤提,一年折舊就要 2 億 7,500 萬美元」;如果一片晶圓可以賣 500 美元,一年也只能做 3 億美元生意。「營業額跟折舊差不多,這還沒算薪水跟材料成本,一投資就賠錢,你說,董事會會同意嗎?」但是,三星計劃提高自動化增加 8 吋產能,台積電 2018 年也在南科增建新廠,世界先進買下新加坡 8 吋廠,8 吋產能其實是持續增加。

他觀察,晶圓廠傾向漸進式的平衡,看價量在哪裡達到平衡,或是看哪些廠商,願意跟晶圓代工廠簽長約。但他也透露,目前 5G 手機電源 IC 消耗的晶圓面積,是 4G 的 2.5 倍,電動車也要消耗大量的電源管理 IC,把這些因素列入考慮,2021 年晶圓代工產能緊缺的情況,恐怕難以解除。目前,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都傳出 2021 年有漲價計畫,這也將連帶加大驅動 IC、電源管理 IC 等零組件的漲價壓力。

 

▲ 疫情加速數位轉型,讓遠距工作、 教學用的筆電等出現短缺。

有意思的是,過去被視為「慘業」的面板,竟也出現缺貨。研調機構 Omdia 顯示部門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分析,目前缺電視面板,PC 用的面板也缺,從驅動 IC、玻璃到偏光板都有供貨吃緊的問題,「現在供需的差距達到三成,但實際的缺口大約是一成」。

根據 Omdia 調查,今年 10 月,從電腦用的面板到電視面板,價格全線上漲,50 吋的電視螢幕價格漲最多,今年 10 月的價格就比 9 月高出 15%,「面板每個月漲 5 到 10%,尺寸愈小漲愈多」。今年初南韓廠退出 LCD 製造是關鍵,現在台灣是 IT 用面板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國家,在筆電用螢幕全球市占率達到 42%,比南韓的四成還高。謝勤益認為,這一波是提前消化年底的銷售潮,旺季可以持續到年底;台灣面板雙虎今年下半年都會交出相當不錯的獲利成績單。但若南韓廠想回來分一杯羹,像 LG 就延後一年關閉部分 LCD 面板產線,2021 年第一季會不會供過於求,還有疑慮。

此外,這一波漲價潮也從科技業擴大到傳統產業。為了滿足美國迅速復工後的零組件需求,貨櫃、空運報價接連翻漲。根據英國航運市場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於 10 月 15 日發布的最新全球貨櫃運價指數,每 40 呎櫃運價達到 2,586 美元,已經較 2019 年 9 月的 1,200 美元上漲 1 倍。

 

物流熱!海運吃緊帶動運費調升

承攬業者指出,主因在於過去幾年全球海運業為了解決供需失衡的問題,大規模進行整併減艙和船隻更新改裝,而今年上半年更認為全球需求復甦不易,紛紛縮減航次。想不到,5 月以後不但防疫物資和電商需求反彈,工廠復工補庫存的急單也如雪片般飛來,尤以亞洲至美西、美東的跨太平洋航線供應最緊迫;但在運力調節短期無法紓解的情況下,「現在客戶都有心理準備,運費貴就算了,重點是還不一定搶得到艙位!」

塑化原料也因類似邏輯,市場在第三季出現非預期的價格上漲。業者指出,疫情原來壓抑了相關需求,加上油價下挫,上半年同業多半都降低稼動,以消化庫存度過谷底;但下半年開始各國紛紛推出振興經濟方案、擴大基礎建設,帶動塑化產品的消費,再加上 8 月美國路州、德州等石化重鎮受颶風衝擊減產,因此像主要用於建材和家電的 PVC、ABS 等產品以及做為鞋材的 EVA,報價都自 9 月起出現反彈。以 10 月 15 日的報價相較今年初,PVC 和 ABS 都已分別上漲 26% 及 36%,包裝和醫療用途的 PE 也漲了不少。

如今又處於第四季塑化旺季,業者透露,現在幾乎是只要「有開價、能出貨」,就一定有人買。但隨著原來在第三季歲修的產能,已逐漸重回供給行列,市場激情能不能延續到 2021 年農曆年後,業者較為保留。

 

▲ 疫情讓供應鏈供應能力受到干擾,卻又刺激出大量需求,導致連海運費率都上漲超過 1 倍。

「這一波能好多久?」許多人在問,「這波是景氣循環造成的缺貨,還是結構問題造成的缺貨?」前者只會造就短期的急單,沒人會為此擴產,後者卻會帶來長期的商機。

科技產業能不能好到 2021 年,可以參考國際半導體協會 9 月 22 日公布的最新分析。半導體協會指出,筆記型電腦的榮景可望持續到 2021 年,接下來幾個月,今年受創嚴重的智慧型手機和汽車產業,也會跟著好轉;此外,雖然記憶體需求在今年下半年因為雲端伺服器訂單減少下滑,但 2021 年初可望出現反彈,資料中心和 PC 成了後疫情時代中,最不受影響的兩大產品。

賺快錢!2021 年還有賺大錢良機

半導體協會也預期,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 2021 年將成長 6%,半導體設備市場 2021 年也將因記憶體市況復甦,規模成長 9%。這些數字都預期 2021 年科技業仍將維持成長。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接受《財訊》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明年的經濟會比今年好。」

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下,筆電的需求至少會維持到 2021 年第二季,半導體供應短缺,也將隨著手機、電動車的需求回溫,變成愈來愈常見的問題。接下來,誰能繼續擁有漲價的本事,誰才能掌握「今年賺快錢,明年賺大錢」的新機會。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